查看原文
其他

武亮宇︱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电影艺术杂志 Author 武亮宇


武亮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励耘博士后


摘 要:在某些领域显著的逆全球化浪潮中,作为地缘政治概念的边境,是任何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作为后殖民文化的当代电影的重要视觉景观与文化内涵。基于共通的殖民历史,拉美世界中的地缘政治边境与民族、信仰、语言等文化边境存在诸多错位,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想象性呈现了拉美人对于缝合内部边境、扩展外部边境的持续尝试,继承了“第三电影”运动的精神遗产,同时也回应了正在发生的逆全球化浪潮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拉美电影 地缘政治 逆全球化 边境电影 边境美学


近年来,人们日益感受到一股显著的逆全球化(counter-globalization)浪潮。事实上,这一趋势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埋下了伏笔,随后是特朗普主义兴起、英国脱欧、民粹主义抬头,各个国家开始系统性调整全球化——这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普遍施行的政治经济战略。经济学家简世勋(Stephen D.King)甚至断言,全球化已经终结,历史正在重新回归,1他直接回应并修正了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20世纪末发出的“大写的历史已经终结”的论断。2


作为地缘政治概念的边境(border),是任何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的核心。3在现代语境中,国家之间、民族之间、语言群体之间的边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这一状况在拉丁美洲体现得尤为显著。边境及其附着的边境地区(borderland),自然成为作为后殖民文化的拉美电影的重要视觉景观与文化内涵。基于共通的殖民历史,拉美世界中的地缘政治边境与民族、语言等文化边境存在诸多错位,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想象性地呈现了拉美人对于缝合内部边境、扩展外部边境的持续尝试,继承了“第三电影”(ThirdCinema)运动的精神遗产,同时也回应了正在发生的逆全球化浪潮的时代之问。



跨越国界的文化苦旅



逆全球化风潮与全球化自身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紧密相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分配不公平与国家间的发展不均衡。4以美国为首的跨国资本在推动全球化体系内的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了区域之间、国家之间、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在2022年6月举行的第九届美洲峰会(Summit of the Americas)上,美国试图重新掌握统领美洲政治经济的话语权,却遭到了多个拉美国家的反对与抗议,多国领导人集体缺席峰会。自19世纪建立起来的以门罗主义5和泛美主义6为核心的美拉关系指导性方针遭受到严重打击,逆全球化业已成为美洲政治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构成。


在经济层面,拉美是美国重要的生产原料产地和投资对象。数十年来,美国始终是许多拉美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及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作为美国的“后花园”,历史上拉美地区在诸多政治经济事务中受到美国的操控与钳制。第一次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系统性实践并非在英美本土,而是在智利。1973年,在美国当局的支持下,奥古斯托·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左翼领袖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建立的民选政府。智利的道路实践为随后英美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转向提供了实践参考,这成为在外围地区进行的残酷实验随后成为中心地区政策规划的典型样本。7卡洛斯·埃斯库德(CarlosEscudé)的外围现实主义(Periphera lRealism)8理论则为拉美国家适应新自由主义以及全球化新秩序提供了本土理论支持,他鲜明地指出拉美国家唯有与美国结盟,才能得到发展。9在此背景下,新自由主义迅速取代以往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带有新自由主义特征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秩序在拉美地区逐步确立。


正如全球化的经济协作拉近了拉美国家之间、拉美与全球之间的距离一样,在全球化时代初期,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产品承载了拉美人对于消弭/缝合地缘政治边境的美好愿景。此种文化实践回应了全球化新秩序,并注入了电影人对于该秩序的批判性姿态。在以《旅行》(El Viaje,1992)、《摩托日记》(Diarios de motocicleta,2004)为代表的旅行电影中,电影人借助跨越国界、横穿拉美的苦难旅行,串联起因政治边境而分离的不同族群,实现了对历史记忆的召唤与重塑。影片《旅行》的导演费尔南多·索拉纳斯(Fernando Solanas),早年为躲避军政府的通缉,被迫移居海外。军政府垮台后,索拉纳斯回国创作了一批抨击独裁统治的影片,《旅行》便是其中一部。影片的主人公马丁从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一路北上,开启了一段类似于但丁在《神曲》中描述的炼狱般的冒险之旅。马丁在穿越拉美大陆期间,目睹了资本家的剥削行径,并切身感受到各国底层民众努力生活、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影片《摩托日记》则回溯了左翼革命领袖切·格瓦拉(Che Guevara)在年轻时骑摩托环游拉美的青春记忆。影片捕捉了格瓦拉燃起革命热情的历史时刻:这个阿根廷人跨越多个政治边境,来到位于秘鲁境内的原印加帝国遗址马丘比丘,灿烂的古代文明与贫瘠的现实土地形成强烈对比,由此开启了他艰辛又浪漫的革命生涯。这种跨越边境的游历不仅增加了格瓦拉对于拉美民众的感情,同时积蓄了他对于拉美社会现状的体察,为其日后将革命之火传遍拉美大陆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之相类似的影片还包括《你妈妈也一样》(Y tu mamá también,2001)、《路还有多长》(Qué tan lejos,2006)、《风的旅程》(Los viajes del viento,2009)等。这些影片通过对边境的跨越与缝合,传递出普通民众对于拉美文化共同体的体认,但同时又表达了对于国家在政治经济层面与外部势力过度联系的担忧与批判。沿袭于拉美电影对于边境的重新想象,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伊纳里图(Alejandro Iñárritu)执导的影片《通天塔》(Babel,2006)甚至重新想象了世界边境,以城市而非国家为节点构建起世界的视觉网络。10导演在这一全球化寓言式的影片中创造了一种电影边境(cinematic border),它成为关于9·11事件后的世界中业已僵化的边境的润滑剂。11影片借助视听剪辑将跨越国家、地区、语言和阶级差异的叙事线捏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基于真实世界的更加强调连接而非差异的替代性空间,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关于全球化的影像回声。


电影《旅行》剧照


拉美电影人在批判性审视全球化对拉美社会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向纷繁复杂的历史深处投射目光,以期通过对一种充满怀旧色彩的乌托邦世界的询唤,进一步强调作为整体的拉美世界的文化同质性,加强拉美民众的内在连接。在时下拉美世界所处的以政治经济活动为表征的后殖民处境之前,拉美民众面对的是以野蛮暴力、血腥冲突为表征的殖民时代。彼时的拉美大陆尚未被人为粗暴地划定政治边境,人们基于同样的民族、信仰、语言聚集而居,16世纪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永久地改变了这一理想状况。影片《教会》(The Mission,1986)在揭露教会与政府两种势力的残酷争斗的同时,勾勒出一幅瓜拉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彼时他们的领地尚未被分割到巴拉圭、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的版图之中),同时让我们得以窥见本土文明的中心是如何衰变为现代文明的边境。此外,关于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切·格瓦拉等两代民族解放者的影片同样集中体现了对于那个充满革命热情并以切实的武装行动消弭与重建国族边境的年代的怀念与重思。此类影片包括《切·格瓦拉:为了永恒的胜利》(Che Guevara: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1997)、《我是玻利瓦尔》(Bolívar soy yo,2002)、《圣马丁:穿越安第斯山脉》(San Martín:El cruce de Los Andes,2011)、《解放者》(Libertador,2014)等。其中,作为拉美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之一,《解放者》集结了西班牙语电影界的顶尖团队(导演和主演是委内瑞拉人,编剧是墨西哥人,摄影是西班牙人),与影片主角玻利瓦尔提出的拉美一体化构想相呼应。与《摩托日记》中的格瓦拉相似,玻利瓦尔对于革命事业的顿悟同样起始于对于拉美大陆的游历与探险。当他被殖民者流放到边缘地带的热带丛林,他萌发出为建立一个跨越拉美大陆的大一统国家而战的想法。影片回避了玻利瓦尔在争取革命成果上的妥协态度,突出了他在革命初期为团结各族人民的长途跋涉,其中玻利瓦尔带领民众翻越安第斯山脉的壮阔场景成为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的最佳缩影。


电影《摩托日记》剧照


这些电影在对革命记忆的历史回望中,揭露了拉美电影人一脉相承的左翼传统,索纳拉斯的“第三电影”遗产对后续的拉美电影创作产生着持续性影响。与此同时,这些影片还预示了近年来拉美政治的左翼转向。在经历了四年的沉寂期后,拉美左翼势力于当下重新崛起。随着路易斯·卢拉(Luiz Lula)于2022年10月再次当选巴西总统,拉美的主要国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已全部由左翼政党统治,以消弭内部边境为内涵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或能提速升级,会进一步削弱美国在拉美的控制力。



移民电影中的视觉政治



自“门罗主义”政策实施以来,拉美地区与以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代表的欧洲列强的联系逐渐弱化,拉美与美国的关系成为拉美地区最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鉴于本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程度与社会治理水平,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拉美人以合法(抑或非法)的方式跨越美墨边境,寻找就业机会。事实上,自美国建国以来,拉美移民始终是美国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业已系统性地融入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历史文化当中。1924年美国颁布的《民族来源限额法》(National Origins Act)确立了以移民国籍为基础的限额制度,结束了美拉之间的自由移民时代,非法移民问题随之而来。与美国直接接壤的墨西哥,是美国非法移民的最大来源国。两国之间长约1900英里的边境线,缺乏天然屏障的阻隔,为非法移民者提供了便利。12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不断调整移民政策,限制移民人口,呈现出一种再边境化的态势。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更是把美国的发展危机归咎于以墨西哥移民为首的非法移民,采取包括修建边境墙在内的各种极端措施限制非法移民入境。作为与全球化初期的去边境化相反的趋势,再边境化是美国面对全球化退潮的一种应激反应。它不仅体现在增强传统地理边境的壁垒效应上,还表现为强化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建构边境,并突出地表现在严苛的移民政策上。13当代拉美电影人及时并持续地捕捉这一严峻态势,借助一个个充满艰辛的移民故事,清晰、细密地建构、重塑与想象美拉边境,揭示了逆全球化背景下拉美社会面临的地缘政治问题,反映了拉美电影人对于美拉地缘政治格局的批判性认识。


基于移民议题之于拉美社会的核心地位,移民电影已成为拉美电影的重要细分门类。墨西哥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以及是几乎所有其他国家移民者的途经国,因此墨西哥影片在移民电影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跨越边境的冒险旅程成为最为普遍的叙事范式,这些影片不仅呈现了偷渡者在旅程中面对的种种危险处境以及跌宕起伏的心理境遇,而且以写实主义风格及时捕捉与还原了始终居于边缘的基数庞大的移民群体的真实生活。其中,影片《无名》(Sin Nombre,2009)中的男主角威利勇敢坚韧,却无法在暴力帮派生活中独善其身;女主角塞拉为了与身在美国的父亲见面,登上偷渡的火车。影片借助两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以及漫长的火车旅行,横向展开了一幅以货车沿线为脉络的底层民众生活画卷,暴力、毒品、贫穷充斥其中,离开故土成为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与此同时,影片揭示了美墨边境上的诸多人道危机,例如艰苦和遥远的边境穿越带来的伤病问题;美国方面大量地检举和扣押移民;在移民拘留营地对非法移民的虐待问题等。我们从中不难发现,日益成熟的移民网络提供了能够支撑大规模移民的社会基础,并成为影响地缘政治的结构性力量。此外,反映移民者在美国新生活的影片构成了移民电影的另一部分。在跨越了物理边境之后,移民者还需要克服文化认同恐惧,尝试继续跨越身份边境。对于移民者而言,这一点比前者似乎更加艰难。影片《我不在此》(Ya no estoy aqui,2019)与《妈妈不在家》(Los Lobos,2019)提供了新移民生活的两种面向,前者的主人公乌利塞斯只身一人到纽约郊区打工谋生,与同为边缘群体的华裔女孩林相识又分离;后者的主人公露西亚带着两个孩子移居美国南部,被工作掏空的她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喜爱民族音乐昆比亚(Cumbia)的乌利塞斯最终选择回到故乡,对于本土文化的强烈认同使他无法彻底跨越文化边境;相比之下,露西亚显得更加迷茫,因为生活的重担早已剥夺了她找寻文化慰藉的权利。同题材的优秀影片还包括《离去无痕》(Sin dejar huella,2000)、《一样的月光》(La misma luna,2007)、《渗透者》(The Infiltrators,2019)、《特征可识别》(Sin Señas Particulares,2020)等。2017年,伊纳里图借助VR影像,将对于移民议题的探讨引入新兴媒介,《血肉与黄沙》(Carne y arena,2017)中的全景影像赋予了影片前所未有的真实感与压迫感,在传统影像中受画框所限的有限的边境转变为VR影像中全景式无限的边境,将观众对于移民影像的接受以及对移民困境的体认推向新阶段。


电影《无名》剧照


2021年12月9日,行驶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公路上的一辆货柜车因超速运行发生事故,导致隐藏其中总数为166名来自中美洲各国和其他地区非法移民的55人不幸遇难。14在作为非法移民途经国的墨西哥境内,此种严重事故并非个例。现任墨西哥总统安德烈斯·洛佩斯(Andrés López)则在政策方面为南部过境移民提供了便利,为其提供工作机会以及人道主义签证,客观上加剧了移民问题的滋生与泛滥。《万福玛利亚》(Maria Full of Grace,2004,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出路》(El camino,2007,哥斯达黎加)、《无人区中的玛利亚》(María en tierra de nadie,2011,萨尔瓦多/墨西哥)、《金笼》(La jaula de oro,2013,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影片呈现了拉美其他国家的移民群体。相比于墨西哥移民,他们面临着更加漫长且恶劣的偷渡旅程,庞大的非法移民网络以及衍生的暴力犯罪活动成为横亘在移民者面前的最大障碍。影片《金笼》中的三个主人公从危地马拉出发,在漫长的行程中遭到非法移民组织的多次盘剥,并随时有被帮派团伙枪杀的风险。未成年女孩萨拉尽力把女性性征隐藏起来,依然没能避免恶棍的侵犯。当偷渡者队伍终于抵达边境的另一边,印第安原住民萨穆埃尔被枪杀在终点。片尾幸存者胡安失神地望着荒无人烟的沙漠画面,预示着这场旅程远未结束。


在美国建国后的百余年间,美墨两国之间的边境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并未人为修建任何隔离物。直到20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非法移民、毒品贩卖等社会问题,美国边境上的主要城市开始修建不同形式的隔离设施。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再边境化特征指向的不仅是高耸的边境墙或栅栏,还有更加严苛的移民政策,以及文化认同上的他者化倾向。移民电影中关于高墙、边境线、边境周围地区的呈现将这种再边境化趋势具象化为一系列富有质感与冲击力的粗粝影像,《我不在此》中的边境墙、《特征可识别》中戒备森严的边境线、《金笼》中的荒芜沙漠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21年约瑟夫·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在移民政策上展现出开放姿态,一度取消边境墙的修建工作。但在部分边境州的强烈反对声中,拜登政府又不得不完成目前的边境墙修建工作。然而,其移民策略调整并非基于对非法移民群体福祉的考量,更多的来自争取少数族裔选民支持、谋求移民经济红利以及解决边境安全问题等现实诉求。美墨合拍片《睡眠经销商》(Sleep Dealer,2008)借助科幻元素展望了美墨两国的地缘政治格局,这部2008年拍摄的影片不仅成功预言了十年后大规模边境墙的建立,而且尖锐地指出科技进步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人们将更加难以逾越美墨之间的阶级高墙。


电影《睡眠经销商》剧照



空间建构与边境美学



在传统意义上,边境地区往往充满了政治与军事对立,相邻国家依靠武装力量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在消弭东西方阵营之间的意识形态边境的同时,也历史性地改变了大部分国家边境地区的军事对立局面。在全球化的驱使下,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跨过边境自由流动,边境地区的军事战略价值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潜在的资源优势与经济价值。具体到拉美地区而言,在此种军事权力真空的背景下,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面临严重威胁,主要以毒品贩卖为生的地方帮派势力成为一种普遍的替代性组织力量。他们实质上控制着边境地区,并形塑了边境地区的社会面貌。拉美国家的边境地区普遍面临着政府治理能力低下、社会治安水平堪忧的状况。以墨西哥、巴西为突出代表的国家层面的贫富差距悬殊、腐败暴力泛滥的问题在边境地区被进一步放大,边境地区逐渐蜕变为“文明的丛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冲突超负荷叠加在一起,成为最能体现拉美社会的后殖民主义症候的区域。


作为边境的地理延伸,拉美的边境地区是区别于相邻国家空间之外的第三空间,拉美电影中关于边境空间也区别于以都市景观为主的中心化影像,呈现出以乡村景观为主的边缘化影像特征。其乡村景观又与好莱坞的西部风光以及西欧的田园景色不同,拒绝浪漫化的视觉修缮,更加突出人造景观(建筑)与自然景观(山野)之间的对比与冲撞。此种影像策略与20世纪70年代由索拉纳斯等人发起的“第三电影”运动一脉相承,是一种在文化层面去殖民化的颠覆性的影像尝试。15影片《猴子》(Monos,2019)从第一个画面便开始了边境空间的建构过程,画面前景是一群在山腰上踢球的地方武装少年的黑色剪影,占据更多画幅的后景是阳光照射下的漫天云雾。被遮住双眼的少年们必须屏息凝神地聆听足球的滚动声,这更加凸显了山野的宁静。随后,当镜头从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上扫过时,观众可以看到背后斑驳的石壁,那些凹痕成为现代文明带给这个边境地区的最后印记。无休止的武装冲突几乎移除了这片地区所有的人类活动踪迹,只剩下这些不明世事的少年在静谧的山野中消耗着无处挥发的精力。随着剧情的推进,少年们从山川下至丛林,其精力似乎被丛林所吞噬。当他们在猜忌中自我残杀、走向毁灭时,洁净的河水则冲刷走了一切。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对比,人类情感与自然理性的冲撞贯穿始末。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寂静之光》(Stellet licht,2007)、《帮派》(La patota,2015)、《火之夜》(Noche de fuego,2021)等影片中看到深邃、静谧,同时充满影像张力的边境景观。


电影《猴子》剧照


这些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底层民众,成为无论是地理区位意义抑或是文化身份意义上的边缘群体。电影中的边境空间,进而成为边缘群体对抗中心霸权、重塑主体身份的实践场所。拉美电影人借助这种异质性空间,传递出一种信号,即用由个人而非国家决定的异质性的文化身份取代单一僵化的国族身份。影片《猴子》的叙事进程正是一个从进入边境到融入边境再到反抗霸权的完整过程。在影片末尾,主人公们更多地呈现出对于边境空间以及边缘处境的困惑与挣扎,此种无法附着的身份认同危机随着生命的终结而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局。影片《我不在此》则呈现了边缘群体试图通过移民方式摆脱边缘身份而不得的艰辛尝试,当主人公乌利塞斯回到蒙特雷,再次爬到屋顶跳起传统舞蹈时,繁华的都市景观被压缩在画面的背景部分,这幅片尾的画面成为边缘群体在全球化时代现实处境的鲜明缩影,他们与中心之间的距离远比想象中的遥远。相比之下,以近未来作为时空背景的影片《巴克劳》(Bacurau,2019)则为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想象性的解决方案。影片的叙事设定颇有新意,为了迅速推进城镇化改造,外国资本直接将偏远的巴克劳镇从地图上抹去,这一具有科幻色彩的设定巧妙地指出了边境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边缘位置与脆弱属性。影片的叙事走向体现了创作者的左翼倾向,势单力薄的本土村民们最终打败了拥有高科技武器的外国“侵略者”,社群的生存危机暂时得到解决,但与这种银幕想象相对应的则是巴西国内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对立加剧的残酷现实。巴西学者亚历克斯·侯楚力(Alex Hochuli)提出的“世界的巴西化(brazilianization)”观点,为世界各国敲响警钟,他认为在全球化逐渐式微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都不可避免地滑向巴西这一边。16从这一点出发,《巴克劳》又可被解读为一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末世寓言。


电影《巴克劳》剧照


拉美电影人通过对边境物理空间与意义空间的双重建构,勾勒出基于边境空间呈现的边境美学的基本轮廓:注重真实质感,突出影像张力,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猴子》《寂静之光》等影片中的深焦广角摄影将边境地区唯美深邃的自然风貌呈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影片的影像风格都受到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著名摄影师加布里埃尔·菲格罗亚(Gabriel Figueroa)的深远影响,后者就以深焦广角摄影闻名于世,并进一步影响了好莱坞西部片的影像传统。相较于菲格罗亚唯美华丽的影像风格,这些当代影片更加注重影像与人物、叙事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为影像注入了更多的悲悯情感与自省意识。此外,灵活的手持摄影以及对于声音效果的重视也是边境美学的主要内涵,无论是《帮派》《金笼》中紧随主人公深入黑夜给人带来的恐惧感,抑或是《火之夜》《特征可识别》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枪声给人带来的压迫感,都在产生强烈视听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引发观众对于边境议题的共情与深思。这些影片在国际影展中屡获殊荣,其中《旅行》荣获第4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放逐》荣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杰出成就奖;《帮派》荣获第6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巴克劳》荣获第72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它们对拉美地区诸多社会议题的呈现与剖析,另一方面在于它们在影像层面的创新与开拓,呈现出区别于美国、欧洲、东亚之外的兼具地域特征与时代特征的独特美学倾向。


全球化的要义在于流动,逆全球化趋势有可能暂时存在,但终究无法抵挡人类命运共同体愈发紧密的未来大势。数十年来,拉美民众不断尝试跨越边境,打破隔阂,在逆境中求生求变,拉美电影人用鲜活而多元的影像记录并重新想象了这一历史进程,以积极、持续的文化实践回应了时代之问,并为世界电影提供了美学新主张。



注释


1 [英]简世勋.世界不是平的.于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18. 

2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陈高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0. 

3 D. Krauss. Cinema on the Border: The Frontier in Three Recent French Language Films. South Central Review, 2016, 33(2): 57. 

4 徐坚.逆全球化风潮与全球化的转型发展.社会科学文摘,2017(3):15.

5 1823年,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在国情咨文中指出,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断重申与调整,逐渐形成“门罗主义”,成为美国制定拉美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6 19世纪初,拉美革命领袖西蒙·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号召美洲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泛美联盟,以达到共同争取和维护美洲各国的独立与主权。后来该主张被美国政府所利用,使其成为美国独霸美洲、控制拉丁美洲的思想工具。 

7 [英]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16. 

8 外围现实主义是埃斯库德针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以大国为中心、以权力为目标的现实主义及新现实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旨在探讨外围国家国际关系选择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外围国家在国际上很少有奉行与大国对抗从而改变不公正的国际秩序的理想主义的战略空间。 

9 于开贺.外围现实主义对阿根廷外交的影响.世界知识,2021(5):3. 

10 D.Andrew. Global Cinema Networks. G. Elena, ed. Chicago: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8: 33. 

11 H.Monica, A. S.Rebecca. Border Cinema: Reimagining Identity Through Aesthetics. Chicago: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19: 12. 

12 杜娟.美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历史溯源.学术探索,2018(3):5

13 刘一.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边境政策的调整——基于“再边境化”视角的分析.美国研究,2019,33(2):53. 

14 朱雨博,吴昊.墨西哥南部发生翻车事故致49死58伤.(2021-12-10)[2022-08-15].

https://m.gmw.cn/baijia/2021-12/10/1302714982.html.

15 [阿根廷]费南多·索拉纳斯,奥克塔维·赫蒂诺.迈向第三电影:关于第三世界电影解放的发展经历与感悟.王伟,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6):56.

16 A. Hochuli. The Brazilianization of the World. American Affairs, 2021, 5(2): 93-115.



本文选自《电影艺术》2023年第2期,转载自公众号“电影艺术杂志”,感谢作者和公众号授权海螺转载。

本期编辑| 吴辰煜


推荐阅读

影单特辑 | 那年阳光灿烂,拉美终将自由奔放


张泠|“第三电影”与拉丁美洲三十年的“燃火时刻”


讲座回顾 | 戴锦华 X 魏然 X 王垚 X 史沛然 :阿根廷电影的艺术狂想与历史缩影(上)


讲座回顾 | 戴锦华 X 魏然 X 王垚 X 史沛然 :阿根廷电影的艺术狂想与历史缩影(下)


别忘了给海螺加星标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